一、在侦查阶段为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帮助
⑴ 会见犯罪嫌疑人; ⑵ 了解涉嫌罪名和有关案件的情况; ⑶ 为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咨询; ⑷ 为犯罪嫌疑人申请取保候审; ⑸ 代理申诉和控告。
原创:律师如何在侦查阶段为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帮助
一、律师在侦查阶段为嫌疑人提供哪些法律帮助 依据刑事诉讼法第九十六条的规定,律师在侦查阶段为嫌疑人提供帮助的内容包括:
⑴ 会见犯罪嫌疑人; ⑵ 了解涉嫌罪名和有关案件的情况; ⑶ 为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咨询; ⑷ 为犯罪嫌疑人申请取保候审; ⑸ 代理申诉和控告。
二、律师在侦查阶段介入刑事诉讼是否必要?
犯罪嫌疑人因涉嫌刑事犯罪被羁押以后,生理及心理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。特别是第一次被羁押的嫌疑人,面对陌生环境更是无所适从。身体状况、生活习惯的变化自不待言,而心理上变化不是常人能够理解的。
当嫌疑人被羁押以后,往往面临如下困惑与疑问:
1、不知道自己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,因而急切地想知道自己的行为是否犯罪、构成什么犯罪,将要承担怎样的刑事责任。
2、错误地认为只要是被抓了,自己的行为就构成犯罪了,因而就不可能出去了,所以办案人员要求怎么样就怎么样。
3、侥幸地认为司法机关不会掌握自己犯罪证据,只不过是通过羁押来逼供自己承认。所以,对犯罪事实或百般掩饰,或顽固抵赖。
4、对于作为嫌疑人所享有的权利一无所知或者一知半解,因而向办案机关提出一些无理要求,或是盲目屈从办案人员的要求。
5、不了解刑事诉讼的基本程序,对于案件的后续处理毫无思想准备,因而产生急切、急躁乃至暴躁情绪。
6、因为不了解涉嫌罪名的犯罪构成,对侦查人员讯问的与犯罪构成有关的重要事实,却作出与事实不符而且对自己不利的供述。
7、个别办案人员为了达到非法目的,对嫌疑人采取欺骗、诱导、威胁,乃至刑讯逼供的手段,嫌疑人无法应对。
要解决嫌疑人遇到的上述疑惑与问题,及时有效地维护他的合法权益,就需要及时委托律师为他提供帮助。
律师在会见嫌疑人时,可以向办案机关了解涉嫌的罪名,向嫌疑人本人了解基本案情,并对嫌疑人提供法律咨询。通过对犯罪构成条件的讲解,使犯罪嫌疑人本人对自己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做到心中有数;通过对嫌疑人讲解刑事诉讼程序,使之对刑事追诉的规定有所了解。同时,告知嫌疑人有权核对讯问笔录、修改与供述不一致的内容,告知嫌疑人有权对办案人员违法办案进行举报、申诉和控告。另外,律师还可以根据了解到的案情,对嫌疑人是否符合取保候审条件作出判断,以确定是否为其申请取保候审。
所以,在这个阶段聘请律师提供帮助,是完全有必要的。但是,有很多人错误地认为,在这个阶段没有必要聘请律师,等案件到了法院再请也晚不了。但是他们却不知道,很多违法证据、特别是嫌疑人的口供,大多是在这个阶段形成的。也有很多有罪供述,都是在嫌疑人不注意、被欺骗、有误解,甚至是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违心作出的。特别是在现阶段,执法环境恶劣、执法人员素质不高,很多有罪供述是刑讯逼供造成的。而等到审判阶段,在法庭上喊冤都与事无补。
所以说,律师在这个阶段的参与刑事诉讼,不仅对于维护嫌疑人的合法权益多有裨益,更多地是对侦查机关违法办案的进行监督和制约!为后续的审查起诉、审判阶段打下良好的基础!
【本网原创,请勿转载】
|